鳞翅目
拼音: | lín chì mù |
注音: | ㄌ一ㄣˊ ㄔˋ ㄇㄨˋ |
鳞翅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包括蛾、蝶两类昆虫,属有翅亚纲、全变态类。
引证解释:
⒈ 昆虫的一目。翅膀和肢体上都有鳞片,口器为虹吸式,幼虫除有三对胸足外,还有腹足二对到五对。枯叶蛾、螟蛾等就属于这一目。
网络解释:
鳞翅目
- 1、丝绸由各种野生和家养鳞翅目昆虫孵化的卵而逐渐形成。
- 2、常见类群为鳞翅目和近孔寡毛目。
- 3、鳞翅目昆虫一种属于大鳞翅目的昆虫,包括蝴蝶和飞蛾,其特点是长有四个覆盖着鳞片的膜状翅膀。
- 4、小菜蛾属鳞翅目菜蛾科,是世界性十字花科植物主要害虫。
- 5、据介绍,草地螟是一种鳞翅目害虫,幼虫食叶,常常吃光一块地后集体迁移到另一块地。
- 6、不同季节均以鞘翅目、同翅目和鳞翅目的优势集中性较高。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20
- 繁体鱗
- 五笔QGOH
- 五行火
(1)(名)鱼类、爬行动物和少数哺乳动物身体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薄片状组织。
(2)(形)像鱼鳞的:~茎。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0
- 繁体翅
- 五笔FCND
- 五行金
(1)(名)昆虫的飞行器官;呈膜状。通称翅膀。
(2)(名)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状的果皮。
(3)(名)鱼翅;鲨鱼的鳍经加工后的软骨条;供食用。
(4)(名)(~儿)物体上形状像翅膀的部分。〈古〉又同‘啻’。
与鳞翅目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