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文
拼音:shèng wén
注音:ㄕㄥˋ ㄨㄣˊ

圣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2.谓天子的文德。 3.指周文王。 4.指汉文帝。

引证解释:

⒈ 指圣人的文章典籍。

《后汉书·郑玄传论》:“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传者,转也。转受经旨,以授於后,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

⒉ 谓天子的文德。

唐白居易《七德舞》诗:“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⒊ 指周文王。

汉焦赣《易林·归妹之大壮》:“太公避紂,七十隐处,卒受圣文,为王室辅。”

⒋ 指汉文帝。

汉扬雄《长杨赋》:“逮至圣文,随风乘流,方垂意於至寧。”

网络解释:

圣文

  • 贤圣之文。始皇前叹韩非之书,后惑李斯之议,燔五经之文,设挟书之律。五经之儒,抱经隐匿;伏生之徒,窜藏土中。殄(灭绝)贤圣之文,厥辜深重,嗣不及孙。”江西会昌县文化发展带头人,透世文学社创始人何圣文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