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子
拼音:táo zi
注音:ㄊㄠˊ ㄗˇ
词性: 名词

桃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桃子táozi

(1) 桃树结出的甜而多汁可食的果实,广泛用作新鲜水果或加工制成水果罐头或果脯

peach

引证解释:

⒈ 桃树的果实。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谓之偏桃。”

⒉ 传说中的仙人名。

《关尹子·七釜》:“青鸞子千岁而千岁化, 桃子五仕而心五化。”

国语词典:

桃的果实。

词语翻译

英语
peach
德语
bildhübsches Mädchen (S)​, Pfirsich (S)​
法语
pêche
  • 1、树上的桃子太高了,我够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 2、她喜欢吃味道甜美的桃子
  • 3、那不断头的泪水,像雨帘一般,流过桃子的面两边的枕头,湿了一大片。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仰望着天上的明月,睁大了双眸,泪花像水晶般凝结着。
  • 4、他路过集贸市场,顺手牵羊拿了人家两个桃子
  • 5、等桃子成熟了,一个个果实挂在枝头上光鲜红润,就像娃娃的脸蛋一样可人。
  • 6、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巧设台阶。难点就像是孩子伸手摘不到,而只有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教师如果能给孩子一个台阶,那孩子站上了这个台阶,自然而然也就能摘到桃子了,难点也就突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IQN
  • 五行

(1)(名)桃树。

(2)(名)桃儿;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桃儿;形状像桃儿的东西。

(4)(名)指核桃。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