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
拼音:biàn tài xīn lǐ
注音:ㄅ一ㄢˋ ㄊㄞˋ ㄒ一ㄣ ㄌ一ˇ
词性: 名词

变态心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变态心理biàntài xīnlǐ

(1) 心理与行为的机能性紊乱(如在精神病中)

abnormal pshychology

引证解释:

⒈ 异常的精神状态。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第一章:“变态心理的发生,就由于全体心理系统‘分裂’开来,而某一观念成为固定观念,与其它观念不相节制。”

国语词典:

异常的心理与行为。

如:「他那种变态心理,实在难以理解。」

网络解释:

变态心理

  • 变态心理,也可以称作异常心理,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以及人格等方面表现异常。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正和反两个方面,人的心理活动也不例外。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由此就形成了心理正常的群体和心理异常的群体。
    • 1、经常性地沉湎于恐惧的想法中,会导致不正常的恐惧、强迫症、变态心理
    • 2、研究变态心理学是重要的。 ()
    • 3、对这一领域的课程作业将包括在变态心理学,危机辅导课程,以及相关的科目。
    • 4、变态心理学的跨文化问题将会得到强调。
    • 5、改编自同名巨著,哺育过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性学第一书是学习和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一个很的教材。
    • 6、变态心理艺术化承载的是文化反思和生命自由的呼吁。

    字义分解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OCU
    • 五行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 拼音tài
    • 注音ㄊ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YNU
    • 五行

    (1)(名)形状;状态

    (2)(名)一种语法状态:主动~|被动~。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