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
拼音: | shuò wàng |
注音: | ㄕㄨㄛˋ ㄨㄤˋ |
朔望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朔望
(1)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即朔日和望日
英
引证解释:
⒈ 朔日和望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
引《汉书·萧望之传》:“其赐望之爵关内侯,食邑六百户,给事中,朝朔望。”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其孝东宫,毋闕朔望。”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朔望祥禫,下白粥清水乾枣,不得有酒肉果饼之祭。”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故事,知制誥见宰相,止用平状;非朔望而见,则去鞾笏。”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家里供着端甫和你的长生禄位,旦夕香花供奉,朔望焚香叩头。”
国语词典:
朔日和望日,阴历初一与十五。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朔望
- 1、我们很遗憾地通知你们,朔望西餐厅从今天开始停止营业,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 2、朔望潮即是半月潮幅度最大时段再迭加半日潮和全日潮。
- 3、朔望必诣明伦堂,宣讲圣谕,刊《孝经》、小学,付蒙塾习诵。
- 4、朔望之日,在长安百官无论品秩高低,都要赶到宣室殿朝觐天子,称为“大朝”。
- 5、以回归年和朔望月为基础,推导出阴、阳历日期换算公式。
- 6、在某些区域范围,朔望时段对于地震预报有明显的时间意义。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