貊乡鼠攘
拼音:mò xiāng shǔ rǎng
注音:ㄇㄛˋ ㄒ一ㄤ ㄕㄨˇ ㄖㄤˇ
词性: 成语

貊乡鼠攘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引证解释:

⒈ 旧谓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攘,一本作“壤”。

清龚自珍《<升平分类读史雅诗>自序》:“今之世,有穷陬荒滨,貊乡鼠攘。悍顽煽乱,而自外於天地父母者,閒岁上闻,为支末忧,谓宜有文臣,附先知觉后知之义,作为歌诗,而使相与弦歌其间。”

网络解释:

貊乡鼠攘

  • 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同“貊乡鼠壤”。
  • 貊乡鼠攘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EEDJ
    • 五行

    1.我国古代称东北方的民族。

    2.姓。“貉”

    • 拼音xiāng
    • 注音ㄒㄧㄤ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XTE
    • 五行

    (1)(名)乡村(跟‘城’相对):~间|下~|城~物资。

    (2)(名)家乡:~音|背井离~。

    (3)(名)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由县或县以下的区领导:~镇|~长。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NUN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 拼音rǎng
    • 注音ㄖㄤˇ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RYKE
    • 五行

    (1)(动〈书〉

    (2)排斥:~除|~外。

    (3)抢:~夺。

    (4)捋起(袖子):~臂(捋起袖子;伸出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