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鸟
拼音:bǎi shé niǎo
注音:ㄅㄞˇ ㄕㄜˊ ㄋ一ㄠˇ

百舌鸟的意思

词语解释:

鸟名。又名乌鸫。益鸟。喙尖﹐毛色黑黄相杂﹐鸣声圆滑。

引证解释:

⒈ 鸟名。又名乌鸫。益鸟。喙尖,毛色黑黄相杂,鸣声圆滑。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反舌无声” 汉郑玄注:“反舌,百舌鸟。”
阿英《花鸟争奇》:“百舌鸟挺身而应:‘我凤凰王居牡丹之先,何害?’”

网络解释:

百舌鸟

  • 百舌鸟:百舌鸟
  • 百舌鸟:中药
  •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JF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 拼音shé
    • 注音ㄕㄜ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DD
    • 五行

    (1)(名)舌头。

    (2)(名)像舌头的东西:火~。

    (3)(名)铃或铎中的锤。

    • 拼音niǎo
    • 注音ㄋㄧㄠ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YNG
    • 五行

    1.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