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í shù jié |
注音: | ㄓˊ ㄕㄨˋ ㄐ一ㄝˊ |
词性: | 名词 |
植树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植树节
1. 4月或5月中的一日,大多数国家各自定的植树日。
2. 中国为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而确定每年的3月12日为植树节。
引证解释:
⒈ 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我国曾于1915年由政府颁令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9年为纪念一贯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又把植树节改在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1979年2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国语词典:
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国父孙中山先生于北平逝世,政府为纪念国父,并恪遵其植树造林的遗教,定每年此日为「植树节」。
网络解释:
植树节
- 1、每当植树节到来之际,全国各地便陆续掀起植树造林的热潮。
- 2、植树节开始种树了,首先挖坑,然后把小树苗放到坑里,填上土,浇浇水。希望小树茁壮成长。
- 3、今天是植树节,咱也买点葱回家种。
- 4、今天是植树节,同学们的干劲火热极了。
- 5、植树节,种下希望,发出梦想的嫩芽;种下美,扎根幸福的土壤;种下快乐,长出开心的枝叶;种下心意,收获情谊的绿洲。朋友,愿你种啥得啥!
- 6、植树节,在岁月深处为你种下一棵祝福之树,为你萌出快乐的芽,生出运的根,长出成功的枝,冒出健康的叶,开出友谊的花,结出幸福的果。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9
- 繁体樹
- 五笔SCFY
(1)(名)木本植物的通称。
(2)(动)种植;栽培。
(3)(动)树立;建立:建~。
(4)姓。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