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
拼音:wén qǔ
注音:ㄨㄣˊ ㄑㄨˇ

文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章。

星名。

指乐曲。

引证解释:

⒈ 文章。

《荀子·正论》:“今子宋子严然而好説,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
杨倞注:“文曲,文章也。”
一说‘曲’当为‘典’之讹。见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六》。 章炳麟《文学总略》:“不得以感人者为文辞,不感者为学説。且文曲变化,其度无穷……此寧可以一概齐哉?”

⒉ 星名。参见“文曲星”。

《云笈七籤》卷二五:“禄存、文曲,护臣生魂。”
明沉受先《三元记·格天》:“九天须臾经歷,文曲降紫极。”

⒊ 指乐曲。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缘天下之所乐而为之文曲,且以和政,且以兴德。”

网络解释:

文曲 (星宿名之一)

  • 文曲在天文上指文曲星,星宿名之一。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中国民间出现过的文曲星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许仙的儿子许仕林。文曲星属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文曲与文昌同属为福星,代表有文艺方面的才能或者爱好文学及艺术。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