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严
拼音:duān yán
注音:ㄉㄨㄢ 一ㄢˊ

端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端庄严谨;庄严。

引证解释:

⒈ 端庄严谨;庄严。

汉应劭《风俗通·十反·宗正南阳刘祖》:“太守公孙庆当祠章陵,旧俗常以衣冠子孙、容止端严、学问通览、任顾问者以为御史。”
《北齐书·成帝纪》:“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 华戎叹异。”
唐王勃《梓州元武县福会寺碑》:“遂令众情驰騖,空怀更始之图;灵座端严,未得安居之地。”
明宋濂《柳先生行状》:“燕居默坐,端严若神。”
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他也不愿意在文学里看见他教师底端严的面孔。”

国语词典:

端正庄严。

网络解释:

端严

  • 端严,汉语词汇。
  • 拼音为duān yán,
  • 是端庄严谨的意思。
    • 1、来形容的俊雅面容,然而敛去了方才的哀切表情,端严肃穆,竟如水一般沉静。
    • 2、“于先生的篆书属于规整端严一路,对称细,藏头护尾,一丝不苟。端严造句。
    • 3、雪菩萨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捧着玉净瓶,法相端严慈和,身旁站着一个童女,眉目很秀丽。
    • 4、他想到盘古开天那时的美世界,那时人形色端严,人人依道而行,身带光明,德充溢四方,人无邪念,公而无私。
    • 5、猪澡于泥,呼喝有声,群兽恐污溅而远之。猪慨然曰:“惜乎诸君,我固方正端严,亦无须回避若是,余失慈亲之乐矣!”,鸭见怜曰:“君之误解恐不自今日始矣!”。 
    • 6、汤用彤先生面容端严慈祥,不苟言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

    字义分解

    • 拼音duān
    • 注音ㄉㄨㄢ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UMDJ
    • 五行

    (1)(名)(东西)的头:两~。

    (2)(名)项目、点:举其一~。

    (3)姓。

    (4)(动)平举着拿:~茶。

    (5)(形)端正、正派:~坐。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ODR
    • 五行

    (1)(形)严密;紧密:~紧|戒~|谨~。

    (2)(形)严厉;严格:庄~|威~|~办|~加管束|纪律很~|坦白从宽;抗拒从~。

    (3)(形)程度深;厉害:~冬|~寒|~刑。

    (4)(名)指父亲:家~。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