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警
拼音:biān jǐng
注音:ㄅ一ㄢ ㄐ一ㄥˇ

鞭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引证解释:

⒈ 马受鞭策而悚动。比喻受人督教而儆戒振奋。

宋欧阳修《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腰舆惧倾扑,烦马倦鞭警。”
宋张耒《石楼》诗:“平生林野趣,疏放谢鞭警。”

网络解释:

鞭警

  • 鞭警,读音biān jǐng,汉语词汇。指的是马受鞭策而悚动。
  •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AFWQ
    • 五行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AQKY
    • 五行

    (1)(动)戒备:~惕|~戒。

    (2)(形)(感觉)敏锐:机~|~觉。

    (3)(动)使人注意(情况严重):~报|~告。

    (4)(名)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报~。

    (5)(名)警察的简称:民~|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