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刊之论
拼音: | bù kān zhī lùn |
注音: | ㄅㄨˋ ㄎㄢ ㄓ ㄌㄨㄣˋ |
词性: | 成语 |
不刊之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刊之论
(1) 指不可磨灭和不可改动的言论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不刊之说”。不可改易之论,确论。
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於创业,是谓不刊之説。”
孙犁《万国儒<欢乐的离别>小引》:“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
国语词典:
确凿不移、识见超拔不可磨灭的言论。
网络解释:
不刊之论
- 1、他的话并非不刊之论,他不过仗势罢了。
- 2、萧统此评一出,如空谷足音,即成千年不刊之论。
- 3、这句话真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不刊之论。也作“不刊之说”。
- 4、古人的某些言论犹如不刊之论,已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 5、这些经典著作,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地阅读。
- 6、他批判形而上学的文章,堪称不刊之论。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kān
- 注音ㄎㄢ
- 笔划5
- 繁体刊
- 五笔FJH
- 五行金
(1)(动)古时指书版雕刻;现在也指排印出版:~版|~刻。
(2)(名)定期或不定期发行的杂志;也指在报纸上定期出的有专门内容的一版:周~|月~|副~。
(3)(动)消除;修改:~误|~谬补缺。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不刊之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