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黄旗
拼音: | xìng huáng qí |
注音: | ㄒ一ㄥˋ ㄏㄨㄤˊ ㄑ一ˊ |
杏黄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2.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引证解释:
⒈ 杏黄色的旗帜。传统戏曲、小说中多指绿林好汉聚众起事的义旗。
引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杏黄旗上七个字:‘替天行道救生民。’”
《水浒传》第七三回:“李逵那里应答,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
《西游记》第六八回:“既识字,怎么那城头上杏黄旗,明书三个大字,就不认得,却问是甚去处,何也?”
徐铸成《报海旧闻·杰出的女报人》:“李逵曾大吵忠义堂,斧劈杏黄旗。”
⒉ 杏黄色的旗帜。佛道神怪作战时的帅旗。
引《封神演义》第四七回:“只见杏黄旗招展,黑虎上坐一道人。”
网络解释:
杏黄旗
字义分解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杏
- 五笔SKF
- 五行木
(1)(名)杏树;一种落叶乔木。
(2)(名)(~儿)这种植物的果实:~红|~黄|~仁|~子。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