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典
拼音:zhuì diǎn
注音:ㄓㄨㄟˋ ㄉ一ㄢˇ

坠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引证解释:

⒈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南朝梁沉约《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坠典必修,闕祀咸荐。”
唐韩愈《贺赦表》:“罪人悉原,坠典咸举,生恩既及於四海,和气遂充於八紘。”
《新五代史·司天考一》:“陛下顺考古道,寅畏上天,咨询庶官,振举坠典。”

国语词典:

已亡佚的典籍掌故。

网络解释:

坠典

  • zhuì diǎn
  • 坠典
  • 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 南朝 梁 沉约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坠典必修,阙祀咸荐。” 唐 韩愈 《贺赦表》:“罪人悉原,坠典咸举,生恩既及於四海,和气遂充於八紘。”《新五代史·司天考一》:“陛下顺考古道,寅畏上天,咨询庶官,振举坠典。”
  •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ì
    • 注音ㄓㄨㄟ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WFF
    • 五行

    (1)(动)〈书〉落:~马|~落|~地。

    (2)(动)(沉重的东西)往下垂;垂在下面:果子把树枝~弯了。

    (3)(动)因分量重而下垂。~下头去。

    (4)(名)(~子、~儿)垂吊在下面的东西:耳~儿|扇~儿。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AWU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