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才子
拼音:luò yáng cái zǐ
注音:ㄌㄨㄛˋ 一ㄤˊ ㄘㄞˊ ㄗˇ
词性: 成语

洛阳才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指汉贾谊,因其是洛阳人,少年有才,故称。后泛称洛阳有文学才华的人。语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

引证解释:

⒈ 原指汉贾谊,因其是洛阳人,少年有才,故称。后泛称洛阳有文学才华的人。

语出晋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 贾生洛阳之才子”。
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之三:“洛阳才子謫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王琦注:“﹝洛阳才子﹞,谓贾谊也。 贾至亦河南洛阳人,故以谊比之。”
前蜀韦庄《菩萨蛮》词:“洛阳城里春光好, 洛阳才子他乡老。”

国语词典:

汉代贾谊文采出众,号称为「洛阳才子」。语本《文选.潘岳.西征赋》:「终童山东之英妙,贾生洛阳之才子。」后泛称才华出色的文士。明.无名氏《金雀记.第六出》:「洛阳才子岂无人,不须徒叹花如锦。」

网络解释:

洛阳才子

  • 词目:洛阳才子
  • 拼音:luò yánɡ cái zǐ
  • 解释:原指汉贾谊,因其是洛阳人,少年有才,故称。后泛称洛阳有文学才华的人。
    • 1、这就是孝文皇帝时期太中大夫、洛阳才子贾谊遗落在籍田里的官印。
    • 2、洛阳城里春光,洛阳才子他乡老。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 3、洛阳城里春光,洛阳才子他乡老。
    • 4、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
    • 5、随着台上老者出了第一道题目,台下挤成一堆的太学学子和洛阳才子们开始闹哄哄地琢磨吟诵起来。
    • 6、赋是在汉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成于洛阳才子贾谊之手,鼎盛于司马相如。

    字义分解

    • 拼音luò
    • 注音ㄌㄨㄛ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TKG
    • 五行

    (1)(名)洛河;水名;发源于陕西;流入河南。

    (2)(名)(Luò)姓。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