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弄
拼音:bǒ nòng
注音:ㄅㄛˇ ㄋㄨㄥˋ

簸弄的意思

词语解释:

簸弄bǒnong

(1) 在手里摆弄

fiddle with

(2) 挑动

foment discord

引证解释:

⒈ 玩弄;耍弄。

唐韩愈《别赵子》诗:“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钱仲联集释引孙汝听曰:“诗意谓其怀宝自乐也。”
宋文天祥《跋<刘翠微罪言稿>》:“当檜用事时,受密旨,以私意行乎国中,簸弄威福之柄,以钳制人之七情,而杜其口。”
元马致远《荐福碑》第一折:“一任着小儿簸弄,山鬼揶揄。”
清沉起凤《谐铎·达士报恩》:“簸弄狡獪伎俩,以博一笑。”

⒉ 播弄。谓造谣生事,颠倒是非。

《宣和遗事》前集:“天下不安,皆由京卞二人簸弄。”
明陈继儒《读书镜》:“至于工艺之人亦不可久留于家,与之亲狎,此辈皆能变易听闻,簸弄是非。”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后来发现‘ 英人意似簸弄生事,外和内谲,殊难信’,但俄公使表示积极援助,自觉有恃无恐。”

国语词典:

抚玩。

网络解释:

簸弄

  • 簸弄是汉语词汇,拼音是bǒ nòng,意思是玩弄。
    • 1、猫在把玩簸弄那只活老鼠。
    • 2、高烧的我蜷缩在爸爸怀里,被一颠一簸弄得十分难受。
    • 3、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
    • 4、乃拉特纳巴都尔年幼无知,巴都尔萨野罔识天朝法度,因沙玛尔巴从中簸弄,唆使廓尔喀与唐古忒藉端滋事。
    • 5、可各人很钝发现,本来被"把玩簸弄"的不只是自己。
    • 6、还有一次,文宣帝醉酒后到后宫看望母亲,母亲娄太后正在一张小床上休息,他酒力发作,任意晃动簸弄小床,致使太后摔伤。 

    字义分解

    • 拼音bò,bǒ
    • 注音ㄅㄛˋ,ㄅㄛ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TADC
    • 五行

    1. 〔簸箕〕①扬糠除秽、清理垃圾的器具,用竹篾、柳条或铁皮制成,三面有边沿,一面敞口;②簸箕形的指纹(“箕”均读轻声)。

    1. 用簸箕颠动米粮,扬去糠秕和灰尘:簸谷。

    2. 颠动摇晃:颠簸。簸荡。簸动。簸弄。

    • 拼音nòng,lòng
    • 注音ㄋㄨㄥˋ,ㄌㄨ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AJ
    •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