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坯
拼音:ní pī
注音:ㄋ一ˊ ㄆ一

泥坯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引证解释:

⒈ 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七·乌古瓦》:“夏桀始以泥坯烧作瓦。”

⒉ 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

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二场:“女人吗,那还不就是墙上的泥坯,扒了一层又一层。”

国语词典:

没有经过烧制的陶器坯子。

网络解释:

泥坯

  • 泥坯,读音ní pī,汉语词语,指尚未放在窑里烧的砖瓦原坯;土坯,用泥土制成的长方形土块,可以用来砌墙。。。出自《本草纲目·土七·乌古瓦》
    • 1、路边人家的屋子的墙是干泥坯垒起来的,人居住的房间、马厩和猪圈都是这样。
    • 2、他说:“在那里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但是旁边就是泥坯草屋的小村落,村庄里没有自来水和电力等任何设施。
    • 3、他们住在泥坯造的土屋里。
    • 4、我这是给泥坯的内侧定型。
    • 5、晾晒和烧制,这些泥坯将会变成美丽的花瓶。
    • 6、记者看到,陶坯轮飞速旋转,制陶师傅的双手犹如活动的模板,不一会儿夫,艺术花盆的泥坯子便展现在人们面前。

    字义分解

    • 拼音ní,nì
    • 注音ㄋㄧˊ,ㄋ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NXN
    • 五行

    • 拼音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GIG
    • 五行

    (1)(名)(~子)指没有烧过的砖瓦、陶瓷、景泰蓝等器物的雏形:砖~。

    (2)(名)特指土坯:打~|脱~。

    (3)(名)〈方〉(~子、~儿)指半成品:面~|酱~|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