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nì zi |
注音: | ㄋ一ˋ ㄗˇ |
泥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泥子
(1) 通常白垩粉和煮沸了的亚麻子油搅拌、调成或揉至面团般稠度,用以把玻璃粘牢在窗户框格上并填塞木制品罅隙。也作“腻子”
引证解释:
⒈ 古地名。古址即今广东番禺西南之紫坭。
引宋苏轼《赠郑清叟秀才》诗:“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
王文诰辑注:“去县( 顺德县 )数十里地,曰紫泥,与番禺石壁接壤……是紫泥当作子泥,即古之泥子。”
⒉ 涂抹在木器或其他器皿的缝隙中使之表面平整的泥状物。通常用桐油加绿豆面或熟石膏制成。也用来镶玻璃。
国语词典:
用桐油、石膏、松香等混合成的泥状物。用以涂抹墙壁或器物的缝隙,使表面平整。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泥子
- 1、汪紫涵穿着一件褐色的泥子大衣,下身穿着一条超短的皮裙,顺着裙下的黑丝往向看去,一双高筒高跟长靴踏在脚下,长发自然散开,顺着一股微风翩翩起舞。
- 2、说实话没有人在场的话你愿意吃什么吃什么,但是比较正规的宴请这个西餐是有餐序…除此之外这个头盘还有泥子、冻子之类的东西。
- 3、铁慕青瞥了胡啸一眼,虽然脸上沾了一些软软的易容的泥子,但也比脸上蒙着面纱舒服。
- 4、龙哥,幸亏你来得及时,不然我们几个早变成肉泥子刀下鬼了。
- 5、一直等我失足掉进了牛泥子里,我才发现和尚原来正站在我头顶上的大湖石上。
- 6、和尚估计是被我折腾恼了,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从牛泥子里往上爬。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泥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