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俚
拼音: | wú lǐ |
注音: | ㄨˊ ㄌ一ˇ |
无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俚
(1) 百无聊赖;没有寄托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无里”。犹无聊。
引汉王符《潜夫论·劝将》:“此亦陪克闒茸,无里之尔。”
汪继培笺:“里,当作俚。”
宋孙奕《履斋示儿编·总说·字训辩》:“无聊之谓无俚。”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九:“古无别号……作俑自史、卫、王家紈袴子弟,閒居无俚,创为‘云麓十洲’之号。”
苏曼殊《与柳亚子书》:“连日生洞泄之疾,心绪无俚之至。”
网络解释:
无俚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俚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