鶡冠
拼音:hé guān
注音:ㄏㄜˊ ㄍㄨㄢ

鶡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以鹖羽为饰之冠。武官之冠。 2.隐士之冠。《文选.刘孝标》:"至于鹖冠瓮牖,必以悬天有期。"李善注:"《七略》鹖冠子者,盖楚人也,常居深山,以鹖为冠,故曰鹖冠。"

国语词典:

汉代武官所戴的帽子,因用鹖羽做装饰,故称为「鹖冠」。

网络解释:

鶡冠

  • 鶡冠,又名“武冠”、“武弁大冠”,古代中国冠饰之一,是插有鶡毛的武士冠。加双鹖尾,竖插两边。鹖形类鹞而微黑,性果勇。赵武灵王以表显壮士。秦汉两晋隋唐武人之冠。宋明改为貂蝉笼巾、貂鼠尾。
  • 因为战国时赵武灵王戴过,故也称为赵惠文冠。武弁大冠造型高大,形状有点像簸箕,冠上可插貂尾,也可饰蝉纹金珰等。赵武灵王佩戴时就是“以金珰饰首,前插貂尾”。武官在外及近卫武官常在冠两边竖双鶡尾,取“鶡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之意。
  • 字义分解

    • 拼音hé,jiè
    • 注音ㄏㄜˊ,ㄐㄧㄝˋ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JQWO

    1.鳥名。即鶡雞。

    2.鶡之尾羽。

    3.指鶡冠。

    jiè

    鳥名。

      • 拼音guān,guàn
      • 注音ㄍㄨㄢ,ㄍㄨ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PFQF

      guān

      1. 帽子: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

      guàn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