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引
拼音:bì yǐn
注音:ㄅ一ˋ 一ㄣˇ

辟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征召引荐。

引证解释:

⒈ 征召引荐。参见“辟除”。

《梁书·杨公则传》:“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 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
《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以为美。”

国语词典:

征召、引进。

网络解释:

辟引

  • 【词目】辟引
  • 【读音】pì yǐn
  • 【释义】征召引荐。
  • 【出处】《梁书·杨公则传》:“湘俗单家以赂求州职,公则至,悉断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
  • 【示例】《北齐书·清河王岳传》:“岳辟引时贤,以为僚属,论者以为美。寻都监典书,复为侍学,除使持节、六州大都督、冀州大中正。”
  •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