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pǎi zi chē |
注音: | ㄆㄞˇ ㄗˇ ㄔㄜ |
排子车的意思
词语解释:
排子车
(1) 一种无车厢的人拉车,用来搬运货物。又称“板车”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人力双轮木板车。多用于运货。亦称大板车、榻车。(砖瓦灰石、废钢烂铁之类),一车能装千多斤。”
引赵树理《三里湾·三张画》:“每家都到园里拿菜多么麻烦,还不如用个人推上个排子车往各家送!”
赵大年《公主的女儿》十:“排子车,是一种人力双轮货车,拉‘松货’(体质大、比重小的东西),可以装到两人高;拉“硬货”
国语词典:
载运器物的车,用人力推拉,多用于搬家、运货。
网络解释:
排子车
- 1、回去吧,明天拉排子车接我出院就行了。
- 2、各家的大小风箱也做了鼓风机,排子车拉焦炭,运输粘土、耐火土。
- 3、他钻进玉米地里刚解开裤子,就听见柴垛后面有响动,扭头看两个人影和一辆排子车。
- 4、一天我陪弟弟玩的时候,看见有两辆排子车停在村头,于是就把他们的车把别在了一起,玩滑车的游戏。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pǎi
- 注音ㄆㄞˊ,ㄆㄞˇ
- 笔划11
- 繁体排
- 五笔RDJD
- 五行水
pái
1.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2.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3.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排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pǎi1.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