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堂鼓
拼音:tuì táng gǔ

退堂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官吏退堂时要击鼓。今比喻与人共事而半路退缩。

国语词典:

旧时官吏审理案件完毕后,击鼓退下休息。后引申为畏缩不敢尝试。如:「听说这次考试录取率很低,许多人因而打退堂鼓不考了。」也作「散堂鼓」。

网络解释:

退堂鼓

  • 【拼音】 tuì táng gǔ
    • 1、现在我不能打退堂鼓了,但我后悔自己参与了这个项目。
    • 2、他们已决定周日去郊游,可是有两个同学打退堂鼓了。
    • 3、才当了几天小组长,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打退堂鼓,不值得。
    • 4、我知道我是不会打退堂鼓的。
    • 5、即使困难重重,我们绝不打退堂鼓
    • 6、许多人一遇到障碍就打退堂鼓

    字义分解

    • 拼音tuì
    • 注音ㄊ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退
    • 五笔VEPI
    • 五行

    (1)(动)向后移动

    (2)(动)使向后移动:~兵。

    (3)(动)退出:~场|~党。

    (4)(动)减退;下降:~热|~烧。

    (5)(动)退还:~钱|~票。

    (6)(动)把已定的事撤销:~婚|~亲。

    • 拼音táng
    • 注音ㄊ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F
    • 五行

    (1)(名)正房:~房|~屋。

    (2)(名)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会~|饭~。

    (3)(名)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审讯案件的地方:大~|祠~。

    (4)(名)堂房。

    (5)(名)(量)ɑ)用于成套的家具: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一~家具。b)用于分节的课程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