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墨
拼音:sù mò
注音:ㄙㄨˋ ㄇㄛˋ

宿墨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

引证解释:

⒈ 积留在砚台上的陈墨。

宋王君玉《国老谈苑》卷一:“太宗一日写书,笔滞,思欲涤砚中宿墨,顾左右咸不在,因自俯铜池涤之。”
宋何薳《春渚纪闻·赵水曹书画八砚》:“﹝赵竦﹞云性懒涤砚,又不奈宿墨滞笔。日用一砚,八日而周,始一濯之,则常用新砚矣。”
清曹寅《和芷园消夏·涤砚》诗:“宿墨能除砚始灵,多生于此独忘形。”

国语词典:

砚上余墨搁置过久,水分蒸发后形成的墨渣。

如:「砚台使用后,最好随手清洗干净,因为宿墨最伤笔毫。」

网络解释:

宿墨

  • 宿墨,中国画技法名。初见于北宋郭熙《林泉高致》,有“用墨七法”之说。宿墨是七法之一。指砚中隔宿之墨,当宿墨开始脱胶之际,既粘而又浓黑,含水旁渖(漫漶),笔痕犹存,自有一种烟雨絪緼之气。
  • 字义分解

    • 拼音sù,xiǔ,xiù
    • 注音ㄙㄨˋ,ㄒㄧㄡˇ,ㄒㄧㄡˋ
    • 笔划11
    • 繁体宿
    • 五笔PWDJ

    1. 住,过夜,夜里睡觉:住宿。留宿。露宿。宿舍(shè)。宿营。

    2. 年老的,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宿将(经验丰富的老将)。宿儒。名宿。

    3. 平素,素有的:宿愿。宿志。宿疾。宿敌。宿心。

    4. 隔夜的,隔年的:宿雨(昨夜的雨)。宿根。宿草。

    5. 姓。

    xiǔ

    1. 夜:一宿。两宿。

    xiù

    1. 星座:星宿。

    • 拼音
    • 注音ㄇㄛ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LFOF
    • 五行

    (1)(名)写字绘画的用品;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

    (2)(名)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

    (3)(名)写的字和画的画。

    (4)(名)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

    (5)(名)黑。

    (6)(名)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

    (7)(名)(Mò)姓。

    (8)(名)指墨西哥:~洋(墨西哥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