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à jiào |
注音: | ㄉㄚˋ ㄐ一ㄠˋ |
大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重要的教导和训戒。
引《礼记·乐记》:“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宋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意芳讯,大教克明。”
⒉ 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
引《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问来,果然问着,今幸得接大教。”
陈启泰《致缪荃孙书》:“辱大教,存注甚厚,且诵且荷。”
⒊ 指佛教。
引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是大教流行江东,经卷未备,禪法无闻,律藏多闕。”
⒋ 即南交。指南方边远地带。参见“南交”。
引《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交阯大教。”
俞樾《诸子平议·大戴礼记二》:“大教即大交也。 《通鑑》前编引《书大传》,‘中祀大郊’与‘秋祀柳穀’、‘冬祀幽都’对文, 郑注曰:南交称大交。 《书》曰:宅南交。然则大交为南方之地,犹柳穀为西方之地,幽都为北方之地也。此作大教者,‘教’与‘交’声近。”
网络解释:
大教
语出:(1).重要的教导和训戒。《礼记·乐记》:“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意芳讯,大教克明。” (2).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问来,果然问着,今幸得接大教。” (3).指佛教。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是大教流行 江 东,经卷未备,禅法无闻,律藏多阙。”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大教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