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音
拼音:xián wài yīn
注音:ㄒ一ㄢˊ ㄨㄞˋ 一ㄣ

弦外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郑玄注:'遗,犹余也。'后因谓乐声中蕴含有令人难忘的韵味为'弦外音'。亦以喻文辞﹑语言中的言外之意。

引证解释:

⒈ 见“絃外遗音”。

字义分解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XYXY
  • 五行

(1)(名)弓背两端之间系着的绳状物;有弹性:弓~|箭在~上|改~易辙。

(2)(名)(~儿)乐器上发声的线:管~乐。

(3)(名)〈方〉发条:上~。

(4)(名)直线与圆相交;在圆周内的部分叫弦:正~|余~。

(5)(名)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弦。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yīn
  • 注音ㄧㄣ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JF
  • 五行

(1)(名)声音:~响|~乐|口~|杂~。

(2)(名)消息:佳~|~信。

(3)(名)指音节: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