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施仁
拼音:fǎ wài shī rén
注音:ㄈㄚˇ ㄨㄞˋ ㄕ ㄖㄣˊ
词性: 成语

法外施仁的意思

词语解释:

 超越法律规定给予恩惠。指宽大处理。

亦作:法外施恩

国语词典:

法纪之外,给以宽大处理。

网络解释:

法外施仁

  • 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
  • 法外施仁的近反义词

    • 1、讯实奏闻,文宗法外施仁,传旨宗人府及刑部尚书宣示朱谕,赐其自尽。
    • 2、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救归国,则恩台德海如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於世世矣!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 3、法外施仁,使妾身皈经皈法而皈佛;五中戴德,祝小姐多福多寿以多男。
    • 4、但于法外施仁,原不因仁废法,正无庸鳃鳃过虑也。
    • 5、我主已经知错了只求中堂法外施仁
    • 6、是则法外施仁,该盗当无不感激甘心者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TBN
    • 五行

    (1)(动)施行;施展:实~|~工。

    (2)(动)给予:~礼。

    (3)(动)施舍:~与。

    (4)(名)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肥。

    (5)姓。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FG
    • 五行

    [ rén ]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