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月
拼音:tiào yuè
注音:ㄊ一ㄠˋ ㄩㄝˋ

跳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种风俗。

引证解释:

⒈ 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种风俗。于每年初春或暮春时,未婚的青年男女,于月明之夜,聚集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相爱者,通过各种活动,即可结为夫妻。

《续文献通考·乐考十》引清田雯《黔书》:“每岁孟春, 苗之男女,相率跳月,男吹笙於前以为导,女振铃以应之。”
清陆次云《跳月记》:“苗人之婚礼,曰跳月。跳月者,及春而跳舞求偶也。”
蔡东藩《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后人陈云伯留有长歌一闋,赞龙么妹道……功成归去定何如,跳月姻缘梦有无?”

国语词典: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网络解释:

跳月 (苗族、彝族风俗)

  • 跳月,指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种风俗。于每年初春或暮春时月明之夜,尤其是中秋之夜,未婚的青年男女,聚集野外,尽情歌舞,叫做“跳月”。相爱者,通过各种活动,即可结为夫妻。
    • 1、跳月堂每年搞运动时都会有治安来管理安排机动车停车地点,逼得让机动车随便乱停车,不然会导致道路拥堵。
    • 2、阿细跳月是彝族民间传统舞蹈。
    • 3、云南弥勒众人欢度阿细跳月节。
    • 4、实拍彝族传统舞蹈阿细跳月的激情欢快场面。
    • 5、这个跳月堂的地名也是这样而来的。
    • 6、嫦娥见了你要跳月自杀,帅哥因为追你汗如雨下,全世界的富翁排队给你送花,全宇宙男人都想和你通通话,你的魅力真是大,三八妇女节,祝你开心笑哈哈!

    字义分解

    • 拼音tiào
    • 注音ㄊㄧㄠˋ,ㄊㄠ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KHIQ

    [ tiào ]

    1. 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 )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

    2. 越过:跳班。跳棋。跳槽。

    3. 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