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虏
拼音:fǎn lǔ
注音:ㄈㄢˇ ㄌㄨˇ

反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造反者,反叛者。

引证解释:

⒈ 造反者,反叛者。

《汉书·昭帝纪》:“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有功。”
《后汉书·任光传》:“大司马刘公将城头子路、力子都兵百万众从东方来,击诸反虏。”
宋秦观《李泌论》:“﹝安禄山﹞一旦举兵犯顺,天下之人以为反虏,切齿攘袂,惟恐其不灭。”

网络解释:

反虏

  • 反虏,汉语词语,读作fǎn lǔ,意为造反者,反叛者。
  • 字义分解

    • 拼音fǎn
    • 注音ㄈㄢ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CI
    • 五行

    (1)(动)回;还:~击。

    (2)(动)反抗;反对:造~。

    (3)(动)翻转:~复。

    (4)(动)推及:举一~三。

    (5)(形)与“正”相对:~面。

    (6)(副)反而;相反地:画虎不成~成犬。

    • 拼音
    • 注音ㄌ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LV
    • 五行

    (1)(名)俘虏

    (2)(名)。

    (3)(名)俘虏

    (4)(名)。

    (5)(名)古代指奴隶。

    (6)(名)古代对敌方的蔑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