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橘
拼音:tā jú
注音:ㄊㄚ ㄐㄨˊ

塌橘的意思

词语解释:

橘名。

引证解释:

⒈ 橘名。

宋韩彦直《橘录·塌橘》:“塌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緑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其种不常有,特橘之次也。”

网络解释:

塌橘

  • tā jú ㄊㄚ ㄐㄨˊ
  • 塌橘
  • 橘名。 宋 韩彦直 《橘录·塌橘》:“塌橘状大而褊,其南枝之向阳者,外绿而心甚红,经春味极甘美,瓣大而多液。其种不常有,特橘之次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ㄚ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JNG
    • 五行

    (1)(动)(支架起来的东西)倒下或陷下。

    (2)(形)凹下:~鼻梁。

    (3)(形)安定;镇定:~心。

    • 拼音
    • 注音ㄐㄩ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SCBK
    • 五行

    (名)橘子树常绿乔林;果实长卵圆形;果皮红黄色;肉多汁甜;果皮及种子和树叶都可做药;也指橘树的果实:无核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