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义
拼音: | xíng yì |
注音: | ㄒ一ㄥˊ 一ˋ |
行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躬行仁义。
引证解释:
⒈ 躬行仁义。
引汉刘向《说苑·指武》:“纵马华山,放牛桃林,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武王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
《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⒉ 品行,道义。
引《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
《史记·酷吏列传》:“始汤(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汤为大吏, 甲(田甲 )所以责汤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袁枚《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⒊ 指履历,事迹。
引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曾国藩《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 1、及至霸业既隆,翦汉迹著,然后亡身殉节,以申素情,全大正於当年,布诚心於百代,可谓任重道远,志行义立。
- 2、三妹的丈夫在执行一次飞行义务时牺牲,留下了遗腹子。
- 3、善行义举、正确思维、认识真理、运用真理。真理是宇宙至关重要的总则,因此无处不在。
- 4、如果时间许可,打算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合理的通知,使他可以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
- 5、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 6、动静节宣,以养生也;饮食衣服,以养形也;威仪行义,以养德也;推己及物,以养人也。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