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亭
拼音: | bēi tíng |
注音: | ㄅㄟ ㄊ一ㄥˊ |
词性: | 名词 |
碑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碑亭
(1) 对石碑起保护作用的亭子
英
引证解释:
⒈ 护碑的建筑物。
引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他见我这威凛凛的身似碑亭,他可惯听我这莽壮声!”
清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中:“在部相地,諏吉庀材鳩工,建立碑亭,礱石鐫刻。”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安祐宫﹞正殿之东为满文碑亭,西为汉文碑亭。”
⒉ 喻指身体魁伟的人。
引元无名氏《硃砂担》第一折:“我也曾拳到处倒了碑亭,我也曾匾担打碎了天灵。”
国语词典:
保护碑石的亭子。
词语翻译
英语
网络解释:
碑亭
碑亭 (汉语词语)
- 1、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和墓室等。
- 2、桥堍东北端建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 3、宗祠周边又有孝感泉,九世同居碑亭、东明书院、老佛社、建文井等古迹,内容丰富,蔚成壮观。
- 4、兆松恐先垄淹没,文献无征,乃谋诸父老,越官绅捐资修治,金曰可,因于山之阳建立碑亭。
- 5、西阳宫为纪念欧阳修所建,内有文忠公祠堂、泷冈阡表碑亭、泷冈书院、文儒书堂、画荻楼、道德讲堂等建筑,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 6、司马光墓是司马家族的祖坟,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