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鸷
拼音: | fù zhì |
注音: | ㄈㄨˋ ㄓˋ |
蝮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狠戾不仁。
引证解释:
⒈ 狠戾不仁。
引《史记·酷吏列传论》:“京兆无忌、冯翊殷周蝮鷙。”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六》:“蝮读为愎,愎鷙皆很也,言其很戾不仁也。 《广雅》曰:‘愎鷙,很也。’ 宣十二年《左传》:‘刚愎不仁。’ 杜预曰:‘愎,很也。’……愎字从复得声,故与蝮通。”
章炳麟《<东三省政要>序》:“民之所乐,吏之所恶,蝮鷙如此。”
网络解释:
蝮鸷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5
- 繁体蝮
- 五笔JTJT
- 五行水
-
〔蝮蛇〕也叫草上 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