刬平
拼音:chǎn píng
注音:ㄔㄢˇ ㄆ一ㄥˊ

刬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削平,铲平。

引证解释:

⒈ 削平,铲平。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
清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
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网络解释:

刬平

  • 刬平(剗平),指削平,铲平。
  •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 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诏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 郭沫若 《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ǎn,chàn
    • 注音ㄔㄢˇ,ㄔㄢ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JH
    • 五行

    chǎn

    1. 同“铲”。

    chàn

    1. 〔一刬〕方言,全部,一律,如“刬刬都是平川”。

    2. (剗)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UHK
    • 五行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