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ng yōng zhī bèi
ㄆ一ㄥˊ ㄩㄥ ㄓ ㄅㄟˋ
常用成语
平庸之輩
PYZB
偏正式成语
当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语法:
平庸之辈作宾语;指无足轻重的人。
示例:
余华《文学和文学史》:“可是她名字的左右时常会出现几位平庸之辈。”
英语:
nonentity
近义词:
- 1、然而,能有勇为先者,岂会是平庸之辈。
- 2、中国超自然科学部的人,果然不是平庸之辈。
- 3、因为上古的一场战役,凤凰已近没落,而残存下来的凤凰虽有灵力,但大多都是平庸之辈。
- 4、霍炎东能稳坐一城之主的位置上自然不会是个平庸之辈。
- 5、可大家都知道,学习的学生中平庸之辈还是占绝大多数的,因为真正的聪明人根本忍受不了平庸之辈的无聊说教,“大脸猫“旗下的一众自诩为”。
- 6、赵臣予选择性的和她说了一些自己的事情,云伊也才明白了自己选择的恋人,原来真的不是那种平庸之辈。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平
- 五笔GUHK
- 五行水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庸
- 五笔YVEH
- 五行土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平庸之辈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