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
拼音:yǔ xí
注音:ㄩˇ ㄒ一ˊ

羽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陈豨反, 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徵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
裴駰集解:“魏武帝《奏事》曰:‘今边有小警,輒露檄插羽,飞羽檄之意也。’推其言,则以鸟羽插檄书,谓之羽檄,取其急速若飞鸟也。”
晋左思《咏史》之一:“边城苦鸣鏑,羽檄飞京都。”
《儒林外史》第八回:“王太守接了羽檄文书,星速赴南赣到任。”
郁达夫《庚辰元日闻南宁捷报醉胡社长宅和益吾老岁晚感怀原韵》:“羽檄连翩至,愁怀次第开。”

国语词典:

古代军中紧急的文书。古时征兵、征召的文书,上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网络解释:

羽檄

  • 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在汉代的简册制度中,“官文书所用简长2尺,称之为‘檄’。”这里的“尺”是汉尺,相等于23.5厘米。“檄”多在上下级、平级之间互相通用。而传递军情一般都写在“檄”上,如果在其上插雉羽,则表示万分危急,欲其急行如飞,称之为“羽书”或“羽檄”。
  • 羽檄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持无少停。
    • 2、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 3、王基缔构,协赞谋猷,羽檄交驰,丝纶间发,文诰之美,时无与二。
    • 4、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 5、带着他的蝴蝶,在长安的千门万户里,躞蹀着黄金羁,走过了繁华千丈,又在羽檄交驰中,走过了仓皇岁月。却始终走不到水穷之处,坐看云起,走不到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6、只今羽檄纷弛急,那得先生再解围!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NNYG
    • 五行

    (1)(名)羽毛。

    (2)(名)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SRYT
    • 五行

    (1)(名)檄文。

    (2)(动)〈书〉用檄文晓谕或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