啮齿类
拼音: | niè chǐ lèi |
啮齿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目,其特征为上颌和下颌各两颗会持续生长的门牙,啮齿目动物必须通过啃咬来不断磨短这两对门牙。
- 1、猎食耕地里的小型啮齿类。营巢于树洞中,或在建筑物和塔上,以及旧的鹰巢中。
- 2、此外,研究者表示,阻断神经酰胺的合成可以显著的改善胰岛素反应并且可以阻止肥胖啮齿类动物产生糖尿病。
- 3、啮齿类在“进化树”上相近,所以如果存在端粒酶典型的表达,那么她就可以标示出来。
- 4、蒙古渐新世啮齿类化石的新发现表明,亚洲渐新世的松鼠和山河狸与北美的关系要比与欧洲的近。
- 5、换句话说,啮齿类目前被认为先天喜欢重复的做同一件事,他们会在同一个死胡同似的大鼠田径场上跑圈而不愿意寻找一个通往更方便的下水道处的输油管道。
- 6、以老鼠为实验对象的医学突破并不适用于人类,啮齿类动物和人类表面虽有遗传相似形,但实质上相差甚远。
字义分解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8
- 繁体齒
- 五笔HWBJ
- 五行火
(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
(3)(形)带齿儿的:~轮。
(4)(名)〈书〉年龄:~德俱尊。
(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