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志大才疏
(1) 立志远大而能力低下
引证解释:
⒈ 谓志向大而能力低。
引语本《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宋苏轼《扬州到任谢表》之一:“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人微地重,恃圣眷以少安。”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孔北海志大才疏,终於被难。”
鲁迅《书信集·致陈濬》:“弟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志大才疏,哀北海之终不免也。”
陈白尘《大风歌》第三幕:“吕种志大才疏, 吕平则胆小如鼠。”
国语词典:
语本《后汉书.卷七○.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指志向远大,而才能疏阔不实在。宋.苏轼〈扬州谢到任表〉:「志大才疏,信天命而自遂。」也作「志大才短」、「志广才疏」、「才疏志大」、「材疏志大」。
网络解释:
志大才疏
- 1、志大才疏的人是干不了大事的。
- 2、志大才疏、夸夸其谈的人,没有一个会成功的。
- 3、有抱负,但又有志大才疏之感。
- 4、做人也是这样,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是要不得的。
- 5、热心有馀,知识不足。志大才疏犹如脱缰之马。
- 6、他这个人志大才疏,没有多少真本领。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7
- 繁体志
- 五笔FNU
- 五行火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cái
- 注音ㄘㄞˊ
- 笔划3
- 繁体纔
- 五笔FTE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