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粝
拼音: | shū lì |
注音: | ㄕㄨ ㄌ一ˋ |
疏粝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疎糲”。亦作“踈糲”。 粗糙的饭食。 粗疏浅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疎糲”。亦作“踈糲”。 粗糙的饭食。
引唐韩愈《山石》诗:“铺牀拂席置羹饭,踈糲亦足饱我飢。”
踈糲,一本作“疎糲”。 宋黄庭坚《再和答为之》:“邻居接杖藜,过饭厌疎糲。”
明刘基《咏史》之十八:“蓽门翳蓬蒿,穷巷絶马跡;中有抱膝人,疏糲不充食。”
⒉ 粗疏浅薄。
国语词典:
粗糙的饭食。
网络解释:
疏粝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2
- 繁体疏
- 五笔NHYQ
- 五行金
(1)(动)清除阻塞使通畅;疏通
(2)(形)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林|~星。
(3)(形)关系远;不亲近;不熟悉:~远|生~。
(4)(动)疏忽:~于防范。
(5)(形)空虚:志大才~。
(6)(动)分散;使从密变稀:~散。
(7)姓。
(8)(名)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条陈:上~。
(9)(名)古书的比“注”更详细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