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
拼音: | bù yì |
注音: | ㄅㄨˊ 一ˋ |
不义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义
(1) 不合乎道义;不正当
英
引证解释:
⒈ 不合乎道义。
引《国语·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
《史记·汲郑列传》:“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寧从諛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巴金《电椅》:“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饰罪恶和不义的虚伪的面孔啊!”
⒉ 指不该做的事。
引《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孟子·公孙丑上》:“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⒊ 指行不义之事的人。
引《吕氏春秋·荡兵》:“选士厉兵,简练桀雋,专任有功,以征不义。”
唐杜甫《遣怀》诗:“白刃讎不义,黄金倾有无。”
⒋ 古代刑律“十恶”之一。指杀本属府主、刺史、县令、现受业师;吏卒杀本部五品官以上官长;及闻夫丧匿不举哀,守丧期间作乐、穿吉服及改嫁等。见《唐律疏义·十恶》。
国语词典:
不合行为道德。
网络解释:
不义
- 1、由于无力反抗,对于官府的不义之举,人们只装聋作哑。
- 2、此乃不义之财,我坚决不要。
- 3、做人要求心安理得,不要贪不义之财,也不能伤天害理。
- 4、靠劳动所得,过温饱生活,不取不义之财,不作非分之想。也作“非分之念”。
- 5、五个人通过舞文弄法,每年敛取不义之财多达二十多万两。
- 6、这个害人精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天公地道,这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与不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