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箓
拼音:fǎ lù
注音:ㄈㄚˇ ㄌㄨˋ

法箓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引证解释:

⒈ 道教语。用以“驱鬼压邪”的丹书、符咒。

唐谷神子《博异志·张竭忠》:“河南緱氏县东太子陵仙鹤观,常有道士七十餘人,皆精专修习,法籙斋戒皆全。”
宋苏轼《上清储祥宫碑》:“元丰二年二月, 神宗皇帝始命道士王太初居宫之故址,以法籙符水为民禳禬,民趋归之。”

国语词典:

道教指经典符箓。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

  • 拼音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VIU

(1)(名)簿子;册子。

(2)(名)符箓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符号;是一种迷信骗人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