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书
拼音:yí shū
注音:一ˊ ㄕㄨ

移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致书。《汉书·刘歆传》:“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宋 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復移书执政。”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召试文》:“而逢年不堪其倨,竟移书辞之。”清 周亮工《书影》卷十:“寧公移书慰公,以谢大魁语相勗。”
2.发送公文;布告。汉王充《论衡·谢短》:“两郡移书,曰:‘敢告卒人。’”《后汉书·袁绍传》:“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驛州郡。”《陈书·章昭达传》:“华皎之反也,其移书文檄,竝假以昭达为辞。”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各国有不公不平不文明之举动,公议院得移书责之,令其更改。”

引证解释:

⒈ 致书。

《汉书·刘歆传》:“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
宋苏轼《范景仁墓志铭》:“公復移书执政。”
明沉德符《野获编·词林·鼎甲召试文》:“而逢年不堪其倨,竟移书辞之。”
清周亮工《书影》卷十:“寧公移书慰公,以谢大魁语相勗。”

⒉ 发送公文;布告。

汉王充《论衡·谢短》:“两郡移书,曰:‘敢告卒人。’”
《后汉书·袁绍传》:“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驛州郡。”
《陈书·章昭达传》:“华皎之反也,其移书文檄,竝假以昭达为辞。”
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各国有不公不平不文明之举动,公议院得移书责之,令其更改。”

国语词典:

致书。

网络解释:

移书

  • 春秋时的官吏通书函往来,称为遗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QQY
    • 五行

    (1)(动)移动:转~。

    (2)(动)改变;变动:~风易俗|贫贱不能~。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