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嗣
拼音: | fǎ sì |
注音: | ㄈㄚˇ ㄙˋ |
法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 2.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禅宗指继承祖师衣钵而主持一方丛林的僧人。
引宋苏轼《器之好谈禅戏语器之可同参玉板长老》诗:“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
《红楼梦》第二二回:“五祖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
⒉ 指学艺等方面的继承人。
引宋施彦执《北窗炙輠》卷上:“时夜半起,槌其法嗣门,索火甚急,法嗣知其得句也。”
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三:“鲁直开口论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处,而门徒亲党以衣鉢相传,号称法嗣,岂诗之真理也哉?”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合二十五人以为法嗣,谓其原流皆出豫章也。”
网络解释:
法嗣
字义分解
- 拼音fǎ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法
- 五笔IFCY
- 五行水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