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钵
拼音:chí bō
注音:ㄔˊ ㄅㄛ

持钵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佛教语。托钵。 2.引申为行脚。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托钵。

南朝梁沉约《述僧设会论》:“至时持鉢往福众生。”
唐吴融《金陵遇悟空上人》诗:“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鉢过丹阳。”

⒉ 引申为行脚。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七·三僧》:“愿得一茅菴,足供大士像,旁可坐卧诵经,足跡不出门,而免持鉢之苦。”

网络解释:

持钵

  • 持钵是汉语词汇,拼音为chí bō ,意思是佛教语托钵。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í
    • 注音ㄔ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FFY
    • 五行

    (1)(动)拿着;握着:~枪。

    (2)(动)支持;保持:坚~|~久|~之以恒。

    (3)(动)主管;料理:~家|主~。

    (4)(动)对抗:相~不下。

    • 拼音
    • 注音ㄅ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SGG
    • 五行

    (1)(名)陶制的器具。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等。

    (2)(名)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