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假
拼音: | zòu jiǎ |
注音: | ㄗㄡˋ ㄐ一ㄚˇ |
奏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举奏升堂之乐。《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郑玄笺:'假﹐升……汤孙大甲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马瑞辰通释。
引证解释:
⒈ 举奏升堂之乐。一说,假为“徦”之假借;徦,至也。“奏假”乃祭者致神之谓。见马瑞辰通释。
引《诗·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郑玄笺:“假,升…… 汤孙大甲又奏升堂之乐弦歌之。”
⒉ 向皇帝请假。
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来子仪》:“欲因閒荐之於上,特奏假,上问以为何? 洪道奏上以访子仪。”
原注:“大臣出门访亲旧必奏。”
网络解释:
奏假
字义分解
- 拼音zòu
- 注音ㄗㄡˋ
- 笔划9
- 繁体奏
- 五笔DWGD
- 五行火
(1)(名)演奏:合~|~鸣曲|~国歌。
(2)(名)发生;取得:~效|大~奇功。
(3)(名)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本|~功|~疏|~闻|~议|~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