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已
拼音: | wú yǐ |
注音: | ㄨˊ 一ˇ |
无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已
(1) 没有休止;不止
例
英
(2) 不得已
英
引证解释:
⒈ 不倦,不怠。
引《诗·魏风·陟岵》:“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
郑玄笺:“无已,无懈倦。”
⒉ 无止境;无了时。
引《战国策·韩策一》:“夫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而贾祸者也。”
唐李郢《茶山贡焙歌》:“使君爱客情无已,客在金臺价无比。”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司讞者苛责无已,不亦寃乎!”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竭泽而渔,诛求无已。”
⒊ 不得已。
引《孟子·梁惠王下》:“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
宋岳珂《桯史·选人戏语》:“无已,质诸夫子。”
《西游记》第六四回:“三藏无已,只得笑吟一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妻曰:‘无已,子其盗乎?’”
国语词典:
无止、无尽。
网络解释:
无已
- 1、在旧社会,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诛求无已,因而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
- 2、葛朗台对金钱的占有欲有增无已。
- 3、在偏远地区,许多农民通过盗墓发财,虽然国家进行制止,但这种现象仍有加无已。
- 4、封建官府对百姓的榨取真是诛求无已。
- 5、群谤丛集,众口铄金,曾氏愧悔无已,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说“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 6、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已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