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龙卧虎
拼音: | cáng lóng wò hǔ |
注音: | ㄘㄤˊ ㄌㄨㄥˊ ㄨㄛˋ ㄏㄨˇ |
词性: | 成语 |
藏龙卧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藏龙卧虎
(1) 藏伏着蛟龙,隐卧着猛虎。比喻未被发现的人才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后以“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引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夏衍《从心底里怀念我们的好市长》:“上海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向春《煤城怒火》第十六章三:“卧虎山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抗日的英雄好汉全聚了来。”
国语词典:
比喻潜藏著人才。如:「这地方藏龙卧虎,你可不要小觑他们。」也作「卧虎藏龙」。
网络解释:
藏龙卧虎 (成语)
- 1、中州这一带地方,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
- 2、我们家乡出了不少名人,那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 3、我们家乡人杰地灵,历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
- 4、这所大学卧虎藏龙,人才济济。
- 5、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 6、江浙一带人才辈出,从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
字义分解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藏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龍
- 五笔DXV
- 五行火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wò
- 注音ㄨㄛˋ
- 笔划8
- 繁体卧
- 五笔AHNH
- 五行木
(1)(动)躺下:~倒|仰~。
(2)(动)动物趴下。
(3)(名)睡觉用的:~具|~室。
与藏龙卧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