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
拼音:rú cáng
注音:ㄖㄨˊ ㄘㄤˊ

儒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引证解释:

⒈ 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佛教的藏经相应。

《明史·文苑传四·曹学佺》:“尝谓‘二氏有藏,吾儒何独无?’欲修儒藏与鼎立。”

网络解释:

儒藏

  • 把相关典籍收集在一起为“藏”,此处“藏”为“宝藏”之义,把儒家典籍收集在一起,编成一大文库,即为“儒藏”,是儒家著作的总汇,与道家之道藏、诸子之《子藏》,佛教之《中华大藏经·初编》、《中华大藏经·续编》相应。儒藏是聚集古代儒家的大百科全书,载有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教育、文学、历史、艺术、医学、化学、天文、地理、数学、技术各方面的丰富的内容。
  •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预计耗资1.52亿元,是中国一项重大的学术文化项目,将包括收入近五百部儒家典籍的《儒藏》精华编(约1.5亿字)和收入约5000余部儒家典籍的《儒藏》(约10亿字)以及著录万余部儒家典籍的《儒藏总目》,子项目包括十卷本《中国儒学史》和《儒家思想和儒家经典丛书》百种。这一工程将使中国拥有一部最齐备和完整的儒家思想文化著述的总汇。
  • 《儒藏总目》和《中国儒学史》计划于2006年完成,《儒藏》精华编计划于2010年完成,而《儒藏》项目计划在2020年全部完成。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WFDJ
    • 五行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 拼音cáng,zàng
    • 注音ㄘㄤˊ,ㄗㄤˋ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DNT

    cáng

    1.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2.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zàng

    1. 储放东西的地方:藏府。宝藏。

    2. 道教、佛教经典的总称:道藏。大藏经。三藏(佛教经典“经”、“律”、“论”三部分)。

    3.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4.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简称。

    5. 古同“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