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带民事诉讼
拼音:fù dài mín shì sù sòng
注音:ㄈㄨˋ ㄉㄞˋ ㄇ一ㄣˊ ㄕˋ ㄙㄨˋ ㄙㄨㄥˋ

附带民事诉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的简称。在一个刑事案件中附带提起的关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引起的民事赔偿问题的诉讼。只有在被害人的物质损失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情况下,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网络解释:

附带民事诉讼

  •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审判被吿人犯罪行为的同时,根据被害人或检察机关的提起,附带解决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害的民事赔偿的诉讼活动。依照中国刑事诉讼法,被害人由于被吿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管辖应当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准,并依所从属的刑事案件的管辖而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但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过份迟延,可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苏联、联邦德国采取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法国、英国、美国除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外,被害人还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关于赔偿的范围,各国一般规定,不仅物质损害可以赔偿,精神损害也可提出赔偿请求。日本没有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WFY
    • 五行

    (1)(动)附带:~设|~则|~寄照片一张|你给我再~上一笔;让他收到这封信就回信。

    (2)(动)靠近:~近|~在他的耳朵旁边低声说话。

    (3)(动)依从;依附:~议|~庸。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RYY
    • 五行

    (1)(动)诉说:~苦|告~。

    (2)(动)说给别人:~冤|苦~。

    (3)(动)倾吐心理话:倾~|泣~。

    • 拼音sòng
    • 注音ㄙ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CY
    • 五行

    (1)(动)在法庭争辩是非曲直;打官司。

    (2)(动)争辩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