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藓
拼音:bó xiǎn
注音:ㄅㄛˊ ㄒ一ㄢˇ

驳藓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驳藓'。
颜色斑驳的苔藓。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蘚”。颜色斑驳的苔藓。

唐郑愔《哭郎著作》诗:“荒阶罗驳蘚,虚座网浮埃。”
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鮫蘚浄铺筵,低松溼垂鬋。”

网络解释:

驳藓

  • 驳藓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ó xiǎn,亦作“驳藓”。 颜色斑驳的苔藓。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QY
    • 五行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 拼音xiǎn
    • 注音ㄒㄧㄢˇ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QGD
    • 五行

    (名)隐花植物的一类;茎叶很小;没有真根;生在阴湿的地方。